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+
  • undefined
  • undefined
  • undefined
  • undefined
  • undefined

編號 :

403

山豆根種苗

零售價(jià)

¥ 2.5

市場價(jià)

¥ 0


重量

0

數(shù)量
-
+

庫存剩余

  • 產(chǎn)品描述
    • 商品名稱: 山豆根種苗
    • 商品編號: 403

    【品種簡介】

      山豆根(拉丁學(xué)名:Euchresta japonica),別名:三小葉山豆根、胡豆蓮,豆科、山豆根屬植物,藤狀灌木,幾不分枝,莖上常生不定根。葉僅具小葉3枚;葉柄長4-5.5厘米,被短柔毛,近軸面有一明顯的溝槽;小葉厚紙質(zhì),橢圓形。生長于山谷或山坡密林中,海拔800-1350米。產(chǎn)廣西、廣東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;亦分布于日本。山豆根,中藥名。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莖。其苦,寒;有毒。有清熱解毒,消腫利咽之功效,常用于火毒蘊(yùn)結(jié),乳蛾喉痹,咽喉腫痛,齒齦腫痛,口舌生瘡。

    【效益分析】

     山豆根用種子育苗、扦插繁殖,一般干貨的畝產(chǎn)量是150~200公斤,其中生長年份達(dá)3-4年左右的山豆根平均畝產(chǎn)量約150-180公斤,生長年份達(dá)在5年及其以上的平均畝產(chǎn)量達(dá)200公斤。按目前市場價(jià)格100/公斤計(jì)算,畝產(chǎn)值15000元以上。

    【銷售渠道】

    本公司負(fù)責(zé)銷售訂單內(nèi)全部產(chǎn)品。

    【種植技術(shù)】

    山豆根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莖。又名廣豆根、南豆根。

    一、生長習(xí)性

    野生于石山腳下或巖縫中。喜溫暖、涼爽的環(huán)境,25~30℃最適宜生長。不耐寒,絕對低溫5℃時(shí)生長停滯。一般土壤均能種植。忌積水。

    二、繁殖方法

    用種子或扦插繁殖。

    1、選地與整地:選土層深厚,排水良好的山坡腳疏林下的壤土或礫土為宜。全墾,深耕30厘米,碎土耙平,施入底肥,做寬2米的畦,開排水溝,畦長不限。

    2、播種方法:秋播或春播,以秋播較好,隨采隨播,發(fā)芽率高。直接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內(nèi),覆蓋草皮泥或細(xì)土2厘米,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。氣溫25℃以上時(shí),10天左右出苗。播種量每畝12501500克。苗高34厘米時(shí),間去細(xì)弱和過密的小苗。苗高10厘米左右時(shí),按株行距50厘米X60厘米移栽。

    3、扦插繁殖:采用不同莖段作插條,NAA、IBA兩種植物激素處理,結(jié)果IBA濃度150 mg/L,處理5 h效果最好,且以莖段下部較合適,生根率可達(dá)80%以上。

    三、田間管理

    1、中耕除草:山豆根幼苗生長緩慢,應(yīng)及時(shí)除草。定植后,隔月中耕除草1次。

    2、追肥:定植返青后,結(jié)合中耕除草追肥,春夏季以追人糞尿或尿素等氮肥為主,秋冬季施草皮泥、堆肥或廄肥。

    3、排水:雨季注意排水,以免爛根。

    4、設(shè)支柱:2年生以上的植株,枝條柔軟易下垂,應(yīng)設(shè)立支柱,以利通風(fēng)透光。

    四、病蟲防治

    天牛蛀入莖稈為害,可用藥棉蘸80%敵敵畏原液塞入蛀孔或剪下蟲枝燒毀。幼苗期易被地下害蟲咬斷嫩苗,可用毒餌誘殺。

    五、采收加工

    山豆根以根入藥。一般種植4~5年后,于秋季采挖,除去莖、葉及須根,洗凈,切片曬干即可。

    關(guān)鍵詞:
    • 山豆根種苗